新闻中心 /News
Lululemon:“小黑裤”不灵了瑜伽界爱马仕被双杀吗?
(原标题:Lululemon:“小黑裤”不灵了,瑜伽界爱马仕被双杀吗?)
Lululemon 于北京时间2025年3月28日上午美股盘后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截止2024年12月),Q4整体业绩超预期,但由于25年一季度和全年指引低于预期,公司股价暴跌14%以上,具体来看核心信息:
1、4Q24业绩超出市场预期。4Q24Lululemon实现营收36.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超出市场预期0.6%(市场一致预期为35.9亿美元),此外,由于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保持平稳,公司核心经营利润达到10.4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5.2%。
2、中国地区持续高增,jbo竞博电竞注册北美增速环比修复。分地区看,四季度,收入贡献占比15%上下的中国区高增40%,增速创全年新高,显然公司在中国地区仍处于品牌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北美地区作为公司的大本营市场,在年末传统购物旺季(圣诞节+黑五)公司加大了新品推出的力度,Q4同比增长7.4%,增速较前几个季度环比改善。
3、男装占比持续有点慢。从品类上看,作为第二曲线%,是领跑全品类,只是占比25%多一点的情况下,这个领跑力度太小了。这还是在公司加大了男性运动场景专利面料的推新力度,还强化了明星代言(签下了F1传奇赛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美国高尔夫球手 Max Homa作为品牌大使、中国市场签约首位F1车手周冠宇)。
4、门店开店速度创单季度新高。截至4Q24,公司全球门店总数达767家,环比净增18家,创单季度开店新高。此外,公司还针对部分现有门店进行升级,通过打造城市旗舰店等大店型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店效,从各渠道增速看,线%,远高于线、产品结构提升、费用保持平稳,经营利润超预期
管理层的核心担忧在于美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会使得消费者减少线、财务核心信息概览
管理层将北美增长放缓的原因归结为——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会使得消费者减少线下购物的次数,但如果仅是宏观经济的下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Lululemon的问题其实并不大,在经济上行周期业绩会明显修复。
a. 北美成长性的因素在于Lululemon的核心品类——瑜伽裤在北美的核心消费人群里已基本完成渗透;
b. 第二增长曲线男装并没有做真正做出来、撑起第二曲线的担子,导致公司直接青黄不接了。
作为对比,中国这两年的消费环境不佳,国内近年来也有诸多类似Maia Active等“Lululemon平替”品牌相继崛起,但Lululemon照样高增;泡泡玛特也能通过拓品类+拓市场走出来100%+的增长。
因此,成长估值的Lululemon,在收入没有做到足够大的情况下,增速掉到个位数,只能说存量赛道成熟了,第二曲线没有做出来。
因此,当公司核心瑜伽裤品类增长逐步见顶而其他品类(男装、鞋)没法接力瑜伽裤带来的高增神话时,对于Lululemon来说成长性必然要打折,也就带来了估值的下修,这才是海豚君真正担心的点。
从估值上看,尽管经过了财报当天14%+的暴跌,当前对应2025年仍然有18x,与海豚君测算的未来3年单个位数的增长相比估值水平仍然偏高,因此在公司真正找到第二个高增业务前海豚君仍然建议持观望态度。
女装:公司业绩支柱。Lululemon的女装业务从品牌创立至今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当前收入占比仍超60%。从Lululemon女装的产品线上看,已形成了以瑜伽裤为核心,卫衣、外套、T恤等品类为辅的产品矩阵,并根据面料的不同覆盖了室内运动&日常休闲场景的基本款。
起步晚,承担第二增长曲线职责。Lululemon从2013年开始进军男装业务,产品的思路照搬女装的成功密码,从面料入手,主打舒适+时尚。由于男装基数较低,近年来增速高于女装业务,管理层2022年在5年增长规划中提出要在2026年实现男装业务翻倍。
其他:高利润率的补充业务。LULU的其他业务包括鞋类,运动配件,Lululemon工作室等(健身体验平台),相较于男装&女装虽然体量小,但利润率&增速都要更高。
公司加大了男性运动场景专利面料的推新力度(2024年推出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男装新品),还强化了明星代言(签下了F1传奇赛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美国高尔夫球手 Max Homa作为品牌大使、中国市场签约首位F1车手周冠宇)的基础上。
,5年前(2019年)男装业务的占比就达到了23.5%,5年后的当下男装业务的占比仅提升了0.7pct,海豚君认为这足以说明Lululemon的男装业务进展并不顺利。
一方面,海豚君认为对于男装而言,无论是商务休闲,还是运动休闲赛道,可选择的范围都要更多更广,无论是国际品牌Banana Republic、J Crew还是国内的九牧王、啄木鸟、在商务休闲男裤上都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品牌认知。
再加上男裤的面料&裁剪对于最终产品体感的效果而言并没有瑜伽裤那么“苛刻”,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可替代性较强。
公司的男装售额中,有60%都来自于他们的生活伴侣种草Lululemon后的推荐,也就是说真正自发性购买男装的消费者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女装爆火之后带来的品牌认知的外溢。
此外,公司新开辟的鞋类业务(包含在其他品类)当前体量仍然较小,虽然部分新品(休闲鞋Cityverse、跑鞋Beyondfeel)消费者反响还不错,但对整体业绩贡献并不大。
从开店数量上看,2024年全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了56家店,其中中国地区就开了24家,占比超过40%,开始逐步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提升品牌的市场覆盖率和触达度。
而北美地区作为公司的大本营市场,在年末传统购物旺季公司加大了新品推出的力度,Q4同比增长7.4%,增速环比也有所改善。
核心北美市场饱和(对单店营收的反噬)+品类青黄不接对Lululemon成长性的冲击。
从电话会的信息也可以佐证,公司对2025年做出了激进的海外市场拓店规划,全年净新增40-45家门店,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境内,此外,还要进军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泡泡玛特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